企業(yè)數字化轉型的第一張名片該怎么打造?
時間:2025-04-25 12:00:01
說實話,現在要開公司卻沒個像樣的官網,簡直就跟穿西裝打領帶卻配了雙拖鞋一樣違和。前幾天碰到個創(chuàng)業(yè)的朋友還在用個人社交賬號當企業(yè)門面,我差點沒忍住笑出聲——這年頭誰還這么玩啊?
記得五年前幫親戚打理小店時,隨便找個模板套一套就能應付?,F在可不行了,用戶滑兩下屏幕沒看到想要的內容,立馬就劃走。有數據顯示,超過一半的訪客在網站停留時間不超過15秒,這比金魚的注意力還短!
最近幫幾個初創(chuàng)團隊做咨詢,發(fā)現大家普遍存在三個誤區(qū):要么覺得"隨便搞個頁面就行",要么盲目追求"高大上",最要命的是完全沒考慮過移動端適配。我見過最夸張的一個案例,某餐飲品牌官網在手機上打開,菜單按鈕小得要用放大鏡才能點。
上周去參觀朋友的新辦公室,兩百多平的loft空蕩蕩就擺了幾張桌子。問他怎么回事,人家理直氣壯:"先搬進來再慢慢添置嘛!"建網站要是也這么想就完蛋了。你得先想明白: - 主要是展示形象還是直接賣貨? - 需要會員系統(tǒng)嗎? - 要不要對接第三方服務? - 重點突出什么內容?
有個做文創(chuàng)的朋友就吃了悶虧?;ù髢r錢做了個炫酷的動畫首頁,結果客戶最關心的產品價格和購買流程要翻三層頁面才能找到。三個月后不得不重新返工,這筆學費交得心疼。
現在市面上建站方案多到眼花,從幾百塊的模板站到幾十萬的定制開發(fā),差別在哪呢?簡單來說就像買衣服: - 成品西裝:便宜快捷但容易撞衫 - 半定制:能改袖長褲腳,基本合身 - 全定制:量體裁衣,當然價格也美麗
有個做教育培訓的客戶非要上最新技術,結果花二十多萬做的AR虛擬展廳,運營半年訪問量還沒我朋友圈點贊多。后來老老實實換成內容管理系統(tǒng),轉化率反而上去了。所以說啊,適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見過太多企業(yè)把80%預算砸在視覺設計上,內容卻敷衍了事。這就像米其林餐廳用外賣盒裝菜——再好的賣相也白搭。我總結了幾條血淚教訓: 1. 產品描述別只會"優(yōu)質""精選",具體好在哪里? 2. 關于我們頁面別光寫成立時間,講講真實故事 3. 聯系方式別只放個郵箱,現在人都習慣直接打電話
有個做農產品的客戶就特別聰明。他們在網站上放了生產基地的實景視頻,連土質檢測報告都公示出來,轉化率比同行高出三倍不止。
很多人以為網站上線就萬事大吉,其實這才是開始。就像買了車得定期保養(yǎng),網站也需要: - 內容更新(沒人想看三年前的新聞) - 安全維護(別等被黑了才著急) - 數據分析(知道訪客從哪來、看什么) - 持續(xù)優(yōu)化(根據數據調整布局)
認識個做B2B的朋友,網站上線后半年沒動過。有天突然發(fā)現后臺有幾十條詢盤沒回復,損失了多少商機??!現在他們團隊專門安排人每天查看,重要表單還設置了短信提醒。
現在超過70%的流量來自手機,但很多企業(yè)網站還停留在PC思維。上周想訂個會議室,那家公司的網站在手機上: - 預約按鈕被廣告橫幅擋住 - 日期選擇器根本點不開 - 加載一張圖片要半分鐘
氣得我直接找了競爭對手。后來聽說他們老板還納悶:"最近咨詢量怎么突然下滑?"唉,這反射弧也太長了點。
做了這么多年數字營銷,看過太多企業(yè)在網站上栽跟頭。其實把握好三個原則就成功了一大半: 1. 明確目標(別既要又要還要) 2. 量力而行(別盲目攀比) 3. 持續(xù)運營(別上線就撒手不管)
記住,網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。它就像24小時營業(yè)的線上門店,能不能把路過的人變成顧客,全看你怎么經營?,F在就去檢查下你的企業(yè)網站吧,說不定正有什么bug在悄悄趕客呢!
微信掃碼咨詢